Contact us
  • 联 系 人:彭蓝飞
  • 联系邮箱:angelfei618@163.com
  • 中心地址:东莞市莞城区东纵路翠珑湾10栋508
心理文章
  •  首页 
  •   >  心理知识
  •   >  心理文章
 

以感念代替怨尤

添加时间:2014-01-15 11:21:59    浏览次数:43次

                                 没有一种悲伤不会经由时间来减轻和缓和。——西塞罗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生离死别是在所难免的事。可是说实话,在事情真正发生的当下,不论多有准备,我们仍是会悲痛不已,难舍故人那该怎样去处理失去亲人的伤痛呢?

    先让我说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辗转听到一对夫妇遭遇的不幸经验。这对夫妻都是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晚婚的他们直到中年,才盼到独生子的出生。

    可是很不幸的,这个孩子在去年年末,得了一种很罕见的疾病,一下子就走了,这对中年丧子的夫妻悲痛难抑。

    在过年的时候,他们替爱儿办了一个追思会。

    很特别的是,这个追思会场不见传统的凄厉悲情,充满的反而是欣喜的感念之意,大家都抱着一股感念的心情,来庆祝及怀念这个十岁的小生命,因此会场竟不时出现笑声。

    问了妈妈的感觉,她的回答说:“这个小小的生命,小小的身躯,给我带来生命中最快乐的十年,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奇迹,对他,我感谢都来不及,怎么会怨叹难过呢?

    虽然很多人认为,在面对失去亲人的伤痛时,情绪反应应尽情宣泄,因此强烈的情绪倾巢而出,大伙儿一起哭天喊地、悲痛欲绝。

    然而有些心理学家发现,这样的大哭大闹,并不会让我们更快的从悲痛中走出,一些其他的情绪处理方法,反而更能有助于我们处理伤痛,例如之前提到的这对父母的处理方式,就是个很健康的示范。

    在悲痛后,以感念代替怨尤,只要我们愿意,死别的伤痛会让我们更珍惜生命的缘分,而转化为乐观迎向未来的动力。

 
 

彭蓝飞老师

564823170
咨询预约电话
0769 - 23607195
13688911801
 
分享按钮
 
电话:0769 - 23607195 13688911801Copyright 2006-2013 http://www.dgd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06080号
地址:东莞市莞城区东纵路翠珑湾10栋508 邮箱: angelfei618@163.com
大智慧心理咨询中心:www.dgd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