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精神分析是一个高尚的人类的目标
精神分析师,确实是被自我围困的敌人,是自我的无意识防御的敌人,自我的无意识防御功能不喜欢精神分析师。真正的阻抗来源于自我的功能,自我他一边要协调 本我和超我,同时又要在无意识层面照顾到本我、自我、超我的表现。如果精神分析师,仍然把三个结构中的活动想象为一个战役的话。他就不应该从战壕中营救任 务,不能再从敌人的战壕中解救几个俘虏。精神分析被文明对抗,精神分析更多的是撕掉文明的假面具,但是越是受到对抗的东西,生命力越强。所以,能够感受到精神分析的人,或是经历了精神分析的人才是超强的人,才是内心有很强力量的人。如果一个人不想成为自由的人,与其进行精神分析,还不如戴着假面具生活。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精神分析,绝大部分的人是不需要精神分析的,他们很多时候是需要面具去生活的。但是如果你想超越生命的意义,只有精神分析这个工具才能帮助你。其实精神分析不单是让你看清楚,你只有看清楚了,反而有心理负担了。不学心理学挺好的,是在低层面的,挺好。不经历挫折的时候,挺好。但是我们不能保证不经历创伤,当时精神分析让你看清楚后,还要发展处更灵活的应对。看明白迷宫的走向才能不碰壁。
精神分析这个东西首先让你理解,这个时候你会觉得靠幻想得到的暂时的快乐可能会消失,但是你得到了规律,你就能最大程度的满足自我的需要。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比较高尚的自由的人。
如,反向形成,你内心愤怒很强烈,你外部的友好也很强烈,你可能在团队中得到好评,但是你内心是不平静的,你内心是不快乐的。当你通过精神分析,彻底理解了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你能够接受你内心的敌意,用适当的方式满足宣泄掉,你外表就不用过分的讨好别人,你也就不用那么累了。
我们从这方面看,一个母亲为什么对孩子过分的好?如果一个过分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你对他过分的好,就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你控制他,你管他吃住,不让他洗衣,做任何事情,只让他学习,你关心他,他出去玩。背后是什么反向形成?你关心他,不让他和异性来往,你看到你女儿和异性一起,就去阻止她。这种过分的爱的背后是什么情绪的反向形成?你这样做实际是对女儿的愤怒和攻击。
母亲不会接受,母亲不愿意把无意识层面的防御机制提到意识层面,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我们身边太多的防御机制,本来你喜欢一个人,但是你不敢承认,你和他互动的时候,总是找茬,总是给他出难题。
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当你承认你喜欢的时候,你内心是内疚恐惧的,所以你反向去找他的麻烦。
反向形成的防御是自我应对内心的内疚和恐惧的。本来内心是喜欢,最后关系破裂。如果我们经过精神分析觉察到,然后修通这些不能接受的东西。你就能光明正大的爱你所爱的人,这是一个最高尚的人类的目标。
但是我们多少人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多少人又知道这个方向呢?只能纠缠在内疚、抱怨、非常低级的看似非常琐碎的东西里,就象我们一个人被泥潭、沼泽陷住一 样。我们每个人都该更多理解无意识层面的防御,增加自知之明。一个人越有自知之明对生活的理解越透彻,越能很好的应对生活,他也就是快乐的,这就是精神分 析要完成的任务。
老佛洛依德受催眠术的启发,发现了自由联想,同时也抛弃了催眠,他了解到催眠只能暂时的麻痹防御,这个时候无意识层面的秘密就能出来。但是一旦催眠结束,防御机制又开始工作,无意识的冲动的渴念又被压抑。防御需要直接的有意识的参与工作,参与治疗,而且被解释,最终被拆解掉。
7、不仅仅要把本我的冲动意识化,还要把自我的无意识的冲动意识化
安娜·佛洛依德是对自我的探索,经典精神分析拆解的目的是释放。安娜·佛洛依德关注更多的是自我,要想探索自我必须要去了解防御机制,在症状中的防御机制起什么作用,防御机制不单是症状表现的根源,很多时候是弥散在性格中的性格类型。如果无意识的防御机制的防御过程没有被公开,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只是本我的渴念意识化,就想冷战中仅仅营救了少数的市民,而没有解救,柏林墙依然存在。对于另一些接近柏林墙的人的命运没有改变和影响,必须要赢得看守柏林墙的人,最终拆除柏林墙。这是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要比经典精神分析更高明的地方,精神分析已经完全不是佛洛依德的经典精神分析了,但是也离不开他的精神分析,从传统精神分析本我的研究转移到了自我的性格性防御很 复杂的研究上。这就导致了角色和焦点的变换,这就是需要重新定义精神分析师在治疗中的角色和焦点。自由联想被视为开始不得已的折中行为,而不是想精神分析 那样天天做自由联想。其实,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病人特别是理智化的病人很难,因为经典精神分析的对病人的要求不同,挑人格结构整合性非常好的病人。
当自我心理学把服务范围扩大后,自由联想的技术就不灵光了。早期只要病人合作,把自我态度和意识对抗悬置,无意识的防御模式,以及无意识的超我态度总会在病人的意识中运作,只要病人是合作的,把自我态度和对抗悬置,无意识的超我态度就会在病人的意识控制之外起作用。
安娜·佛洛依德修正角色的时候有段话:“分析师的责任就是把无意识带入意识层面,对三个结构中的无意识成分给予同等的待遇。”当开始启蒙意识的时候,他的立场与本我、自我、超我都是等距离的,这就是安娜·佛洛依德在自我心理学中提出的中立的概念。所以我们说在防御机制方面,精神分析不是要一直等到病人自由联想受到阻抗后才去解释本我的内容。经典精神分析很重要的治疗技术就是解释阻抗和移情,实际就是解释潜在的本我的冲动为什么会被意识阻抗掉。做心理学不单是这样,还需要更主动的辨别联想内容中,与之妥协的,并让他歪曲的精巧的防御机制是什么?要把阻抗中的防御机制提取出来,让来访者意识到,不仅仅要把本我的冲动意识化,还要把自我的无意识的冲动意识化。自我心理学的焦点需要从追求本我的冲动意识化,转移到无意识的防御机制。
当明显有什么东西被错过的时候,我们只有过后才能往回推,才能意识到。通过分析我们才知道你是在使用防御机制,这是符合精神分析的考古特点。
8、情感隔离是非常常见的防御机制
在防御机制中有个非常著名的防御机制,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是非常常见的防御机制。什么是情感隔离呢?大家有时可以觉察一下自己,很多时候,你和一个人谈话的时候,他在谈自己的故事,应该是很有感情的,但是你感觉不到,象在说别人的故事。冲突的情感,冲突越尖锐,情感越强烈。冲突的想法被允许进入意识层面,但是和他相关的感受被隔离掉了。
今天有个病人,说他经历很多的创伤和痛苦,听起来象在说别人,冲突的想法被自我允许进入意识层面,但是伴随着痛苦的情感被隔离掉了。这些想法被相应的感受 隔离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非常热烈的谈性方面的故事,但是他好像是在置身事外,这就是明显的隔离。有时他用投射的防御机制,这样的人否认愤怒的感觉,他觉得自己不愤怒。但是他时刻对周围人的脾气非常敏感。只要别人稍微一动气,他首先感到受伤害,别人稍微有点激动,他就说你愤怒了,发脾气了。其实是自身的愤怒和敌意投射到别人身上。 这样的人不能接受自己的愤怒,他把不能接受的愤怒投射到别人身上,他无意识的防御影响本能的压力,强有力的塑造了言语。自由联想在这样的防御机制病人身上 会出现的情况,防御机制理论成了指导手册,列举了多种无意识的防御,留心无意识的防御机制怎么操纵病人,表现出的信号是什么。
9、经典精神分析没有帮助增强自我的力量,自我心理学的功劳是增强自我的力量
安娜·佛洛依德把正确的分析态度定义为中立,从而将分析的关注点从本我重新定位本我、自我、超我中立的态度,重新定位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公平的摆动。临床的报告里非常充分的证实了安娜理论的价值。
恩斯特,在1940年移居美国,他呈现了一个青年人用自我心理学的分析报告。这个报告中病人,之前做过经典的精神分析的治疗。在经典精神分析治疗中精神分析师主要给他解释的是揭露本我,让他固着在无意识的幼儿的愿望得到改善。但是,虽然他的本我的无意识的幼儿的愿望的冲动得到了改善和满足,但是并没有改善他职业生涯的无力感。我们知道,职业生涯中的无力和退缩是自我的功能,本我没有帮助自我的力量,经典精神分析帮助本我改善幼儿愿望的表达,并没有帮助这个病人自我的力量的增强,在职业生涯中仍然是无力的和退缩的。增强自我的力量,让病人在社会活动和职业生涯中积极,有力量,这是自我心理学的功劳。